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 发掘孙子文化 推动当代应用 中心简介 咨询热线:0531-82703005  
网站首页
新闻报道
中心介绍
中华兵典
兵家将帅
谈剑论道
考察交流
将校论坛
学者论兵
兵家争鸣
兵法商用
广饶论坛
智者心语
齐鲁兵学
兵学遗迹
著名战例
兵学考证
研究机构
古代兵器
养生之道
儒商风采
新书推介
成果评选
兵海拾零
视频之窗
书画摄影
首页 > 百名学者论兵法 > 正文
试论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2012-2-14 来源: 作者:王亚萍


    《孙子兵法》诞生的春秋末期正是我国历史上大动乱、大变革的时期。周王朝衰落,大国争霸,弱肉强食,在242年时间里大小征战近500次。战火不断,民不聊生,孙武作为一个驰骋战场的将军,也深深体会到了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孙武体恤百姓因战争而贫苦潦倒,最终国家财竭力屈,因此提出速战思想——“兵贵胜,不贵久”和就地解决给养“因粮于敌”的原则,进而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通观《孙子兵法》,仁本思想在诸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一、“全胜”思想是其“仁战”观的集中体现
    孙子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是其“仁战”观的集中体现。《谋攻篇》指出:凡用兵之法,“全国”等“五全”为上,“破国”等“五破”为下。从军事伦理意义上看,不仅是对那种野蛮的残暴屠杀非人道战争的否定,也反映了孙子对战争损失力求减少到最低限度的期望。战争“日费千金”,使“百姓财竭”,久则“钝兵挫锐,屈力殚货”,若兴师十万,则“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如果能以“五全”为上,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就可以避免战争给人民所带来的破坏和不幸,达到“兵不顿,而利可全”的目的。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全胜”军事思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实现“全胜”主要体现在:战争观上的“重战”、“慎战”;价值观上的“安国保民”;战略观上的“威加于敌”、“上兵伐谋”;战术原则上的“变诈”、“用间”、利于仁的伦理思考。孙子还提出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的战略思想,把“伐兵”、“攻城”作为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可见,把“伐谋”、“伐交”作为战争中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就是为了“全胜”。这也是孙子“仁战”观的合理内核,体现了人道与科学性的统一。
    二、“心战”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谋略的特点
    以“威加于敌”的“心战”战术作战是达到战略“全胜”的前提条件。《九地篇》指出:“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也就是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以心理学上的威慑,使敌人在心理上产生畏惧作为基础的。
    2003年3月20日,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联合部队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美伊战争爆发。美英军21日在伊拉克实施了代号为“震慑”的大规模空袭行动。“震慑”本身既是宏观的战略理论,又是微观的战术战法。“震慑”行动的目标,是利用高精度的精密制导炸弹来一举摧毁伊拉克军队的士气,从而达到小战而屈人之兵的作用。曾任美国国防大学教官的哈兰·乌尔曼博士说:“我一直在思考像孙子所说的那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正是在此基础上,他同其他的美军专家提出了“震慑”战略。美军在此战中,总体看是较好地贯彻了其“零伤亡”的作战理论,凭借高技术的武器装备优势,在战场上节节推进。战争初期,其阵亡人数仅100多人,对于一场大规模的现代战争来说,这无疑仍称得上是“零伤亡。”而“零伤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正符合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由此可见,取势、攻心是何等重要!
    三、实力和战备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物质基础
    孙子重战,同时又反对好战。他从“安国保民”的宗旨出发,反复强调养兵用战是“国之大事”,要“明君慎之,良将警之”。在《形篇》中有:“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九变篇》中又说:“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由此可以看出,孙子强调备御外敌,认为这是我方全胜的物质基础。首先要使自己不被敌人战胜,才有可能去“屈人之兵”。我方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待之,才有可能实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
公元208年冬,曹操率领大军进攻东吴,开始了赤壁之战。孙权见刘备新败,又慑于号称80万的曹军声威,对联刘方针举棋不定。诸葛亮与鲁肃、周瑜等人向孙权分析形势,指出曹军不过20余万,且有后方不安、远道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等弱点,坚定了孙权抗曹决心。而后诸葛亮在曹操大军到来之前先到,更坚定了孙权的必战信心,做好了充分的迎战准备。
    从古至今,随着现代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武器装备性能的改变,战争越来越趋于残酷,只有战前进行充分的政治和物质准备,才能保证交战双方的最小损失,舍“受爵禄百金”的小利之“仁”,求“一日之胜”的大利之“仁”,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舍“小仁”以求“大仁”的“全胜。”
    四、“伐谋”、“伐交”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有效手段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不战”,指的是军事斗争的不战,而在军事以外的领域里则可达到激战的程度。其中最为激烈的当属外交了,外交为军政之耳目,军政为外交之后盾,外交详审,军政修明则可“全胜。”这里的“谋”、“交”即为达成“全胜”目标的各种手段,也是“知彼”的各种方法,是综合敌我双方进行全面比较的手段。
    应该说,要想通过“伐谋”、“伐交”等一系列非军事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做到“知彼知己”,同时以军事实力作为强大后盾。而实现“伐谋”、“伐交”目的,客观上又最大限度地减少战争的伤亡和损失,这也体现了仁之手段(仁智)与仁之目的(全胜)的辩证统一。
    五、“修道保法”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可靠保证
    《形篇》说:“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可以看出孙子非常注重修道保法,持重待机,进而采取灵活手段相机行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手段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分化对手、激化对方内部矛盾,制造内乱;扶植其中一股势力;以及通过种种手段引诱对方做出错误的决定等,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手段。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谋攻抵消对方的优势。也可以通过暗算、谗言等手段达到让对方的优秀人才被排挤打压或者是彻底从肉体上消灭。另外还要保证对方的主事者不能太聪明。也可以通过示弱,夸大第三方势力的威胁等手段来起到保证自己置身事外,坐收渔利的效果。
    1958年夏季,美国入侵黎巴嫩,海空力量云集中东,准备武装干涉中东革命,国际形势十分紧张。8月23日下午5时30分,炮击金门事件震动世界。此后,我军对金门的炮击断断续续持续了20年。毛泽东通过炮击金门这一事件,收到了多方面的效果:一是支援中东革命,缓解中东国家的压力。二是打击蒋介石,同时通过炮击的形式,表示“内战”没有停止,而且多了一种中国对于台湾问题的发言方式。三是试探美台条约的底线,分化蒋美合作。
    可以说,“修道保法”,持重待机,实际上是上智伐谋的具体表现,是实现“兵不顿,而利可全”的“仁战”、“全胜”思想的可靠保证。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仁战”思想,体现了道德目的与道德手段的统一。但是,孙子时代,“不战”是手段,“屈人”是目的,且多是在局部、偶然的条件下才有实现其统一的可能。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为实现二者的统一在更宏阔的范围内提供了条件;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也正在不断增长,“不战”的目的性日益显现,血与火的战争有可能在更大程度上向威慑战、信息战、虚拟战转化。“不战而屈人之兵”将在更高的价值意义上,成为当今世界走向和平、合作、发展的理性选择。

打印】 【关闭

 热点推荐
· 《孙子兵法》与统帅之道
· 《孙子兵法》与市场竞争
·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跨国公司在华成功的经
· 孙子的危机处理智慧
· 兵法会上说儒商
· 从《孙子兵法》看构建中国企业文化核心竞争
· 运用孙子兵法智慧 实现政府管理创新
· 孙子“道”的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热点导读
· 齐鲁文化与齐鲁学兵
· 研究孙子兵学文化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 《孙子兵法》与大王集团
· 发掘孙子文化推动当代应用(代序)
· 开展孙子兵学研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跨国公司在华成功的经
· 震惊世界的考古大发现震惊世界的考古大发现
· 神奇而伟大的历史人物姜太公
 相关信息
· 发掘孙子文化推动当代应用(代序)
· 开展孙子兵学研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研究孙子兵学文化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 《孙子兵法》与大王集团
· 齐鲁文化与齐鲁学兵
· 论齐鲁文化的历史地位
· 神奇而伟大的历史人物姜太公
· 简论稷下学宫的文化特点
-------------------------------------------------------------------------------------------------------------------------------------------------------------
版权所有: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 CopyRight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济南经十东路凤鸣山庄26号楼3单元301室电话:0531-82703005 邮箱:sdgjsunzi@163.com
鲁ICP备10021565号 技术支持:秋阳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