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谋略家,被后人誉为智慧的化身。他择主刘备,追随刘备征战疆场,与曹操、孙权相抗衡,完成了三国鼎立之伟业。对诸葛亮的道路选择,一直是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所以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并且意见不一,主要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时,尚无立锥之地,既无地盘,兵力又弱,虽寄寓于刘表,但“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荆州集团的实权人物蔡瑁等也对其存有戒心,必欲除之而后快;刘备当时的处境可说是举步维艰,与雄踞北方、虎视江南的曹操及在江东有三世基业的孙权相比,势力微乎其微。既然如此,在当时“不但是君择臣,而且臣也择君”的大环境下,诸葛亮为何不投曹靠孙,而是选择了势单力薄的刘备?诸葛亮的这一选择是否为明智之举?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从诸葛亮择主的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加以探析。
诸葛亮出生于山东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南),先祖诸葛丰曾仕东汉为司隶校尉,但其父母早逝,家道已败落,只好随叔父诸葛玄投靠荆州牧刘表。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并未在荆州谋取一官半职,而是在南阳躬耕陇亩,静观天下之变,等待时机,以展抱负。当时20多岁的诸葛亮抱负不凡,在当地的知识分子圈中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影响并不是很大。对其自比管、乐,“时人莫之许也”,只有他的几个知心朋友对他比较推崇。这说明,荆州集团的当权者和当地人士并未认识到诸葛亮是一个有经世治国之才的杰出青年政治家,他的名气还仅限于南阳地区知识分子圈中,知名度不高。所以,曹操、孙权、刘备这些求贤若渴的英雄豪杰皆不知道他的名字。刘备虽身在荆州,若不是徐庶的推荐,就很可能与诸葛亮失之交臂。
诸葛亮自比管仲,并非狂妄之言,他是有真才实学的政治家、谋略家。他的《隆中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过人的智谋,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三分,显示出他对天下大势娴熟于胸,高瞻远瞩,不同凡响的韬略。他对荆州的战略地位、人文地理以及刘表集团内部的一切秘密都了如指掌。另外,诸葛亮在荆州地主集团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诸葛亮的妻子是当地名士黄承彦之女,岳母蔡氏与刘表的后妻是同胞姐妹。蔡氏是荆州势力中的显赫家族,蔡氏家族的首领蔡瑁是诸葛亮妻子的亲舅父,为刘表所倚重。从这层亲戚关系来看,诸葛亮与刘表、蔡瑁、刘琮的关系应是较为密切的。另外,不受刘表喜爱的长子刘琦“亦深器亮”。刘琦虽然遭蔡氏暗算和父亲冷落,但刘表长子的身份决定了他在荆州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他也是荆州集团中一个不容忽略的重要人物。因此,诸葛亮在荆州集团的上层人物中可以说是左右逢源。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在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他在荆州地主集团中的特殊地位和他所能发挥的作用。诸葛亮亦欲利用自己对荆州情况的了如指掌和对荆州集团上层的影响,助刘备一臂之力。助刘备取荆州则是诸葛亮作为投靠明主,进入刘备集团的重要资本。在共同的利益驱使下,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才成了“鱼水关系”。
荆州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曹操与孙权都对其虎视眈眈,诸葛亮为什么不去投靠他们,助他们攻取荆州,而单要选择刘备,助刘备取荆州呢?这与诸葛亮的抱负有关。
诸葛亮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他的政治抱负是做一个管仲、乐毅那样助明主成就霸业的贤相。他所追求的是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荣耀和能够尽其施展治国平天下才能的成就感。因此,他在择主之时,必然要对天下大势和各路英豪进行充分研究,寻找一个最能使自己的政治抱负得以实现,最大限度地体现人生价值的明主。
按诸葛亮的条件,与他有亲戚关系,兵多将广,占有荆州的刘表应该是他择主的第一人选,但诸葛亮根本看不起无能的刘表。在诸葛亮眼中,天下英雄只有三人,那就是曹操、孙权和刘备。此时的曹操、孙权,均霸业初成,与颠沛流离的刘备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曹操,在当时最有势力和影响力,也最具政治家、军事家之才略,挟天子而令诸侯,最有希望完成统一中国之大业,天下智者,莫不聚其麾下。故裴松之认为,以诸葛亮之才智、鉴识,“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所能沉翳哉!委质魏氏,展其器能,诚非陈长文、司马仲达所能颉颃,而况于余哉!”
按裴松之之意,诸葛亮若追随曹操,也能展其才华,成就一番更大的事业。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一则,曹操身边文臣武将如云,诸葛亮以一位二十六七岁的荆州青年知识分子的身份前去投靠,能否在众多的文臣武将中立即脱颖而出崭露头角尚是疑问。二则,曹操本身就是一位杰出的谋略家,他需要的是各具才华的谋士。诸葛亮作为一名青年谋略家,在曹操眼中会有多么重要的地位,真的很难说。诸葛亮是以荆州为出发点而观天下的,这即是其长,同时也是其短,尤其到了曹操这里,其短就更明显了。再者,诸葛亮之才华,“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史实证明,陈寿的评价基本上是公允的。
依笔者之见,诸葛亮还有一长一短,即其为人,善于调和矛盾,此其长,却短于直言谏诤,很少见到他在一些重大决策问题或用人、施政等问题上向刘备提出不同意见。另外,在门阀士族势力相对比较强大的北方,诸葛亮的家道已经衰落,其仕途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按诸葛亮之短,在曹魏集团中要取得陈群、司马懿那样的成功和地位,恐也不易。诸葛亮在大和年间,听说昔日朋友石韬、徐庶仕魏官职不高时,叹曰:
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诸葛亮之叹,不但是感叹朋友之境遇,而且也是对自己择主正确的庆幸。
在诸葛亮看来,择主正确的标志,并不完全在于取得官位的高低。据史载,东吴的孙权见到诸葛亮后,大为赞赏和器重,曾让其兄诸葛瑾劝说其留在东吴,被深知诸葛亮为人的诸葛瑾婉言谢绝了。诸葛亮对此的反应即是那句名言:
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尽亮”,就是要让诸葛亮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施展政治抱负,实现人生价值。
曹操与孙权虽是人中豪杰,而且霸业初立,但他们不可能“尽亮”,这是诸葛亮不肯投曹靠孙的主要原因。
在诸葛亮眼中,天下英雄有曹操、孙权、刘备,曹、孙不是他理想的明主,剩下的就只有刘备了。刘备到底有多少长处和优势,让诸葛亮如此倾心呢?按诸葛亮自己的说法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有人据此认为,择主刘备是因为诸葛亮“相信自己的眼力与直觉”。但实际上,诸葛亮择主刘备,决不是感情用事,而是在反复权衡轻重得失,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
刘备出身微贱,曾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后只做了安喜尉、高唐令之类的小官,又经南征北战,方在短期内任过豫州刺史。与各路诸侯相比,其实力与名望皆微不足道。刘备集团的核心人物起初主要是出身微贱的武夫(关羽、张飞),“有文化素养的智谋之士多聚集于袁绍、曹操的旗帜之下,而不屑于加入刘备集团”。刘备起兵是白手起家,没有地盘,又缺乏谋略,故时人讥之曰:
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忙不暇,何以图人?
那么,刘备的优越性到底在哪里?诸葛亮选择他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第一,刘备是当世的英雄。这是当时很多人对他的评价。曹操曾当面对刘备说: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时诸侯蜂起,社会地位与名望高者大有人在,曹操唯看重出身低微的刘备,足以证明其自有不同凡响之处。世人又称刘备为“枭雄”,此称谓盖指刘备“反覆难养”,生性狡诈,不讲信义,“非久居为人用者”。以上诸点确实反映了刘备的特点和个性。但我们评价一个人,尤其是战乱时期的政治、军事人物,不能用一般的道德标准去苛求之。刘备“枭雄”性格的形成,既有他个人的因素,又是时代使然和需要。少时不甚读书是他的缺点,但也使他少了一些迂腐的道德标准的束缚。“枭雄”性格是刘备在诸侯林立的三国时代能够立住脚并最终成就霸业的原因之一。
郭嘉、程昱、贾诩皆称刘备有雄才。有人认为此指刘备仅具有“胆力过人”的“雄”,笔者认为此言欠妥。刘备的“雄才”,是指其不甘居人下的气魄,“兴复汉室”的政治抱负,折而不挠的刚毅性格;是指其有雄才大略、雄心壮志。不然,其时“胆力过人”的吕布、张飞诸人为什么不被称为“雄才”呢?
第二,汉室宗亲的政治凭借。刘备自称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是汉室宗亲。《三国演义》曾借此大做文章,称其为“皇叔”。但古今很多人根本不相信刘备是汉室宗亲,即使果真如其所言,其家族与汉皇室之间的关系也是极其疏远的,根本不足挂齿。因此,有人认为刘备“既缺乏社会地位,更缺乏政治上的凭借”。但是,要知道,在刘备起兵初期,势单力薄之时,“汉室宗亲的政治凭借”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然而,当他跻身于群雄之列,欲求更高目标时,这一凭借便显威力了。尤其是刘备打出了“兴复汉室”的旗号,与汉室宗亲的政治凭借相呼应,在当时有一定的号召力和煽动性。诸葛亮择主刘备,也是看中了刘备的这一政治凭借。当然,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刘备和诸葛亮都深知“兴复汉室”是不可能的,他们要兴复的,是以刘备为帝、诸葛亮为开国元勋的新的“汉室”。“汉室宗亲”的政治凭借,确实给刘备带来了很多实惠。他“借荆州”、占益州,都借了“同宗兄弟”的光。及他在益州早于孙权称帝,也是由于具有这一政治凭借。
第三,知人善任,礼接下士,求贤若渴,这是刘备具有的被人们所公认的长处。为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被传为千古佳话。“少语言,善下人”,“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论谋略他不如诸葛亮、庞统、法正,论武功则不如关羽、张飞、赵云、黄忠,但文臣武将皆为之用。故陈寿称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
目前史学界普遍对刘备评价比较低,认为其成就霸业全仰仗诸葛亮。窃认为此论有失公允。作为一个政治家,能团结人,知人善任,最大限度地发挥属下的政治、军事才能,用集体的力量去战胜敌人,这才是最宝贵的才略。在刘备集团中,关羽、张飞勇而有义,但缺点也非常明显:关羽之骄,张飞之暴,是其致命弱点,但刘备与他们恩如兄弟。他又善于团结、利用刘璋旧臣,扩大了统治基础。他又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拔魏延于汉川并重用之。故其在世时,蜀之人才虽不及魏、吴,但也称得上人才济济。比之后来诸葛亮时的“蜀中无人”,则可看出刘备是个知人善任的帅才,此乃其高出诸葛亮一筹之处。世人皆知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刘备的鼎足天下之伟业,岂不知若无刘备,诸葛亮说不定满腹韬略无处施展,一世英名亦付诸东流了。因此,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相互利用、相辅相成的关系,完全没有必要在颂扬诸葛亮时贬低刘备。
对诸葛亮择主刘备后,刘备是否“尽亮”了,史学界目前有种种不同意见。笔者认为,诸葛亮之才基本上得到了充分发挥。刘备在世时,刘备为主,诸葛亮为副,刘备在前方,诸葛亮负责稳守后方,其地位类似于西汉的萧何。后主刘禅时,诸葛亮总揽内外朝政,实际上居于主的地位。他最终未能完成《隆中对》所提出的战略目标,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其自身的原因,非是未尽其才。
总之,诸葛亮择主刘备称得上是独具慧眼,其人生价值由此得到了实现。因此,择主刘备是其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