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 发掘孙子文化 推动当代应用 中心简介 咨询热线:0531-82703005  
网站首页
新闻报道
中心介绍
中华兵典
兵家将帅
谈剑论道
考察交流
将校论坛
学者论兵
兵家争鸣
兵法商用
广饶论坛
智者心语
齐鲁兵学
兵学遗迹
著名战例
兵学考证
研究机构
古代兵器
养生之道
儒商风采
新书推介
成果评选
兵海拾零
视频之窗
书画摄影
首页 > 谈剑论道 > 正文
略论“以正合以奇胜”
2018-9-15 来源: 作者:曹祖明


 
    一、“奇正”的一般含义
   “奇正”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对重要范畴。留存下来的军事著作,论述“奇正”最早充分的是《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兵势篇》对“奇正”作了集中论述,最重要的是以下两句:“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这里主要有四层意思:
    一是奇正是战争中最基本最普适的战术。“战势不过奇正”,“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讲的是奇正范畴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二是奇正二者的作用不同,胜利是二者协同合力的结果。“以正合,以奇胜。”用正的作用是“合”,出奇的结果是“胜”,但此胜是以“正合”的作用为基础的。
    三是奇正是变化的,不是僵化静止的。而且这种变化是无穷无尽的。“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四是奇正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生成相互转化的,奇变成正,正变成奇,奇又变成正,如此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这便是孙子兵法中关于奇正的主要论述。中国古代汉语具有模糊性笼统性,就连其中的标点,也是后人所加。这两段话,虽是论述奇正的,但并未对“奇”“正”还有“合”三个概念作严格的界定,因而其含义并不是很清晰的。按照语言哲学的观点,概念与论述是相互生成的。概念的含义导引着论述的内容,论述的内容反过来又规定着概念的含义。据此,《孙子兵法》中关于奇正的两段论述,将成为我们明晰奇正合三个概念含义的重要依据。
    理解“奇、正”的含义,还有一个途径,就是考察“奇、正”的字义。
    奇的基本含义是,特殊的,非常的,罕见的,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例如,奇闻,奇迹,奇观,奇妙,奇巧,奇事,奇缺,奇险,少奇,奇袭,出奇制胜等。
    正的基本含义是,一般的,通常的,常规的,在人意料中的。例如,正规,正常,正统,正经,正宗,正体,正道,正式,正面,中正,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等。
    综合以上字义,奇有三义,一是奇特罕见,二是奇妙奇险,三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正也有三义,一是正规常态,二是正体系统,三是预料之中、正面应对。奇正分别都有三义,前两义,是特征,后一义,“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之于“奇”,“预料之中,正面应对”之于“正”,才是奇正的本质要义,也是奇正的最一般的规定性。
    二、何以“以奇胜”
    出奇制胜的关键原因在于,攻其不备,或攻其无备。这里的“不备”与“无备”略有区别。“不备”与“无备”二者的共性都是没有准备,但“不备”侧重于主观不备,“无备”侧重于客观无备。主观不备,不排除在客观上有备的条件和可能。即在客观上有准备的条件和可能,可主观上认为没有危险不需要准备而不去准备。“无备”是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准备而无备。如此看来,无备有两种,一种是有法备而不备的无备,叫不备,一种是无法备而无备,叫无备。无论是客观条件限制而无备,还是主观误判不备而无备,客观上都是没有准备,都叫无备。为了便于论述,我们把主观不备之无备,叫主观无备,把客观条件限制的无备叫客观无备。
    以奇制胜的奥妙,正在于以有备击无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凡事有预料,有预测,便会有准备,有应对之策,而有备则无患;凡事未预料,未预测,便不会有准备,不会有应对之策,而无备则有患。所以,以奇胜,对敌用奇便成了制胜之道。对敌用正之所以制胜难度大,就是因为正兵是摆在那里,在敌所预料之中的。
    针对两种无备,出奇制胜的思路也不尽相同。出奇客观无备,重在寻找发现敌之薄弱之处或软肋,加以打击。例如袭击敌之孤军、弱旅、疲敌。例如围魏救赵,袭击敌之不得不顾而又无法准备足够的防御力量之地。例如四面楚歌,项羽兵败垓下,被韩信四面围困而不得出。韩信为了动摇楚军的军心,便命令士兵四面唱起楚歌。项羽一听,当下便惊吓的问道:“难道汉军已经占领了楚地,否则怎会有这么多的楚人?”楚军听到自己故乡的歌谣,纷纷流泪,士气大挫。再例如刘邦被困白登山的解脱,就是利用莫顿宠爱阏氏,阏氏担心莫顿获胜占领中原,迎娶汉族美女从而失宠这一点,收买阏氏说服莫顿放了刘邦。 
    敌之客观无备之弱项,是原本就摆在那里的,就看你能不能发现,并利用之。出奇主观无备不同于客观无备,客观无备之弱项,是原来就在那存在着,主观无备,是经过精心运筹创设出来的。一种是乘奇时、觅奇地、用奇器、出奇兵、施奇术,在敌意料之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例如,在抗日敌后战场上,我军民创造出的“地道战”“地雷战”和“破袭战”等战法,沉重打击了日伪军,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二战时期,苏联在列宁格勒上空布置大片气球,德军飞机碰到气球即机毁人亡;齐国田单趁黑夜利用火牛阵大破燕军;戚继光在抗倭斗争中训练猴子进行作战,等等。另一种是,通过各种手段,诸如三十六计,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诱使敌之兵力、物力、精力、注意力集中于我方想让敌去的某个方向、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某种战术、某种思路,而无意于其他方向、时间、地点、战术、思路,从而让敌产生弱点、露出破绽、中我圈套。例如赤壁之战,利用苦肉计,让曹营把船连在一起,从而实施火攻战术;田单利用火牛阵大破燕军前,以诈降的办法麻痹燕将。还有声东击西,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出奇主观无备,离不开精心运筹,更要有一股子勇于创新的精神。
从“以奇胜”的角度,理解奇正的要义,关键是看此战术在对手那里是有备还是无备,正如《百战奇略·奇战》言:“凡战,所谓奇者,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
    三、“奇”无常形
    《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的这一思想用在这里,即是“奇”无常势或“奇”无常形。我们不能死板地把某一种具体的战术称为正或奇。
    不少论者常常把常规的、普通的、经常采用的战术,例如,正面战场、主力部队、阵地防守、常规战法等叫作“正兵”,反之,则称为“奇兵”。例如曹操注解说:“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正奇,就是一个先后概念。李筌注解:“当敌为正,傍出为奇。”意思是,正面作战的是正兵,斜刺里杀出袭击侧翼的是奇兵。《李卫公问对》认为,对敌进行政治声讨是正,进行军事打击是奇;公开出兵是正,奇袭是奇;主攻方向或主要防御方向是正,助攻方向或次要防御方向是奇;前进为正,后退为奇等等。有学者认为,一般来说,常法为正,变法为奇;守备为正,机动为奇;箝制为正,突袭为奇;正面攻击为正,迂回侧击为奇;明攻为正,暗袭为奇;一般战法为正,特殊战法为奇;正规作战为正,游击作战为奇;等等。这些观点有一定道理,奇正的战术样态往往如上述观点所呈现。但对此,切不可作僵化的理解,不可把这些战术形态固化为奇或正。如果把它们固化了,就如同李靖评价他舅舅一样:“擒虎安知奇正之极?但以奇为奇,以正为正尔,曾未知奇正相变,循环无穷者也。”意思是擒虎不知奇正相互变化的道理,认定某种战术是奇,便永远是奇,认定某种战术是正,便永远是正,不知道特定的战术形态,此时此地此条件下是正,彼时彼地彼条件下可以是奇。把一种战术形态固化为奇或正,认为二者不会变化,不会转化,也违背孙子兵法 “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的观点。因为,如若奇正真的不会变化转化,就是可以穷尽的了,不是“不可胜穷”的了。进一步说,如若奇正真的不会变化转化,是一种只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掌握的东西,那它就变成一种知识了,还有什么奥妙可言!
    上述那些被称为用正的战术,从本质上看,并不是因为它们是常规的、普通的、经常采用的,而是因为,由于它们是常规的、普通的、经常采用的,所以为大家所熟知,无“出人意料、令人难测”之特性,无“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之效果。要不然,尽管它们是常规的、普通的、经常采用的,如果有“出人意料、令人难测”之特性,有“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之效果,仍是出奇。
    例如,通常认为,防守是正,进攻是奇,但如果对手以为首脑机关,一定有重兵把守,而你却唱空城计,就是用奇;通常认为,不变是正,变化是奇,如果对手以为你一定不会一成不变,在同一个地方重复设伏,可你恰恰就在同一个地方再次设伏,这种不变也是用奇。通常认为,中心为正,两侧为奇,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打向敌人的中心,却是用奇。由此看来,正往往是常规的战术,奇往往是非常规的战术,但不能把常规等同于正,把常规排除于奇之外。是不是奇,不是依是不是常规为标准,而是依有无“出人意料、令人难测”之特性,有无“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之效果来决定。不管是不是常规的,只要具备以上特性和效果就是奇,反之,没有以上特性和效果,即使是非常规的,也不是奇。
    四、何谓“以正合”
    何为正?正是奇的对立面,奇的内涵规定着正的内涵。奇的要义在于有“出人意料、令人难测”之特性和“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之效果,正则无“出人意料、令人难测”之特性和“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之效果。它一般具有公开、共识、必须等特性,呈现为通常、常规、基础、基本、正路、大道、主体、主力等质态。
    奇与正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有奇就有正,有正方有奇,无奇便无正,无正便无奇,每一方的存在与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条件;二者相互生成,奇实现了正支撑的能量,正提供了奇的后盾基础;相互转化,正转变化奇,奇转变为正。出奇之所以能够制胜,不仅在于奇具有“出人意料、令人难测”之特性,而且在于有“意料之中”的正作正体基础、势能支撑、协调配合,奇才具有了“攻其不备,出其制胜”之效果。正是因为,司马义知道诸葛亮一生谨慎,而诸葛亮也知道司马义知道自己一生谨慎这个正,才有空城计这一奇之制胜。正因为,重复设伏乃兵家大忌,避免重复设伏是兵家之常识,有此为正,才有重复设伏之奇之制胜。正因为,有主力正面迎敌之正,才有侧面夹攻之奇之制胜。可见,所谓合,即正体基础、势能支撑、信息依托、协同配合之义。
    奇是以(作为正体主体的)正为基础后盾的,奇是以(作为整体系统的)正为势能支撑的,奇是以(作为已被认知的)正为信息前提的。一句话,从物质、能量、信息各方面,出乎意料之奇都是以不出意料之正为基础前提的。没有正,就没有奇,更谈不上出奇的胜利。大家熟知的孟良崮战役就是正不能合,奇不能胜的典型战例。蒋中正在听说74师被围孟良崮后,表示又惊又喜,并致电汤恩伯、张灵甫等说明其战略想法。“顾司令祝同兄北恩伯、灵甫兄勋鉴: 今已得知灵甫之74师被围孟良崮,甚惊,又甚喜。其惊之因是灵甫被困,随时有危险发生。其喜之因是灵甫给我国军寻找了一个歼灭解放军陈粟部于孟良崮的大好机会。因为我74师战斗力强、装备精良,且处于有利地形;再之,有恩伯、敬久、欧震三兄兵团大军云集,正是我国军同陈粟决战的好机会,现命令74师灵甫部坚守阵地、吸引解放军主力,再调10个师之兵力增援74师,以图里应外合,中心开花,夹击解放军,决战一场,歼陈粟大部或一部之兵力,一举改变华东战局。总之,一切均仰仗诸位精诚团结,协同作战,为党国大业献身出力,乃千秋之荣也。”蒋的战略意图,不可谓不妙,企图将被围围的七十四师,转变为“中心开花”的奇兵,进尔同陈粟大军决战。殊不知,这一被围困之孤军,能否转化为“中心开花”的奇兵,有赖于正兵配合,在这里即有赖于外围国军是否能即时赶到达成对围困孟良崮陈粟大军的反包围。当时国民党至少有四十多万军队在孟良崮周围一百公里范围内,按照正常行军速度一天之内都可以到达救援,而以七十四师的训练、装备固守一二天是完全可行的战术想法。如果国军其它部队在七十四师被消灭前赶到孟良崮,则进攻孟良崮的解放军将陷入腹背受敌。如果计划成功,则陈粟指挥的华东军力将面临灭顶之灾。可是,因国军各怀鬼胎,行动迟疑,加之我军的全力阻击,七十四师被包了饺子,外围国军还未达到。正所谓,无以正合,何以奇胜。蒋介石的妙策,变成了纸上谈兵。
    如果把“以奇胜”之“奇”比作一个人的拳头,那么“正”就是一个人的身体。拳头的力量和技法,有赖健康协调的身体作正体基础、势能支撑、对应配合。
    欲战胜对手,从以奇胜的向度考量,要练好拳;从以正合的向度考量,要练好身体素质。没有好的身体素质,不可能练好拳,只有好的身体素质,不去练拳,也不能取胜。奇正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
    人们对奇正的研究,注意力往往主要放在“以奇胜”之“奇”身上,而对“以正合”之“合”则有嫌忽视。这是有失偏颇的。好的拳手和教练,在练拳时,一方面练拳的力量和拳法,另一方面,一定会拿出很大的时间和精力练习身体素质。他们深知,没有好的身体素质作正体基础、势能支撑、协调配合,单练拳法是难以制胜的。一个国家要发展,要有超乎一般的策略思路,要有独到的发明创造,要有奇思妙想的方略,但更要有扎实的基础科学和雄厚的综合国力作基础。否则,发展难以持久,难以成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以正”与“以奇”是制胜的两个必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胜,是二者相辅相成、协同配合结果,而不单单是用奇一项达成的。所以古人说“不知用正,焉知用奇”。

打印】 【关闭

 热点推荐
 热点导读
· 传世版的孙子兵法与银雀山汉墓竹简中的不同
· 孙子兵法奇正观之“奇”思妙想
· 浅论《孙子兵法》作战原则对武警部队遂行任
· 从孙子兵法探讨竞争策略
· 简论军事理论家孙子学说的思想价值
· 我是老板我做主——对《计篇》中一句话的理
· 略论《孙子兵法.计篇》与《道德经》的内在
· 对《孙子兵法》汉简“[□□□□]□率师
 相关信息
·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
· 简论《易传》与孙子兵法的关系
· 以“师卦”为例试论《易经》与《孙子兵法》
· 《易经》中的兵学思想
· 《易经》对《孙子兵法》的深刻影响
· 易经、兵经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 《周易》师卦的智慧及其对《孙子兵法》的影
· 知机应变,能以众正──以易演兵的理论与实
-------------------------------------------------------------------------------------------------------------------------------------------------------------
版权所有: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 CopyRight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济南经十东路凤鸣山庄26号楼3单元301室电话:0531-82703005 邮箱:sdgjsunzi@163.com
鲁ICP备10021565号 技术支持:秋阳策划